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《国学经典诵读》第1册 主题四:正心经
“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是古代读书人“内圣外王”的终极追求。
“内圣外王”即正心,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为,然后达到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的外王目的。这就要求日常以君子的风范严格要求自己,即:从思想上讲,要修已、利他、乐他;从气度上讲,要仁爱天下;从心态上讲,要态度积极;从做人来讲,要操守严明;从修养上讲,要清正刚毅。
因此,从小对孩子进行“正心”教育,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胸怀天下,诚实正直,光明磊落,能够担当,文质彬彬,温文尔雅的“君子”风范,按着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,最终成为社会的导向和榜样。

人 无 远 虑,
必 有 近 忧。
---《论语》
天时不如地利,
地利不如人和。
---《孟子》
格言释义
1、如果一个人做事没有长远的打算和计划,眼前就一定会出现很多困难。这个国学格言教育我们做事一定要把眼光放的长远,要有长远的计划和打算,这样才不会遇到很多困难。
2、打仗的时候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机不如有利的地理形式重要,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,比不上作战中士兵们人心所向、内部团结重要。这个国学格言告诉我们做事的时候“人心团结”很重要,对事情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。
你能做到吗
1. 为了能回答老师的每个问题,我上课会认真听。
2. 每天晚上我会准备好第二天上幼儿园需要的物品,以免丢三落四。
3. 我喜欢和小朋友合作玩游戏。
4. 我能和身边的每个小朋友友好相处。

|